“污水主管网早就铺好了,可就是用不上。”近日,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第四督查组在山西省娄烦县督查时发现,部分乡镇污水主管网铺而不用、使用率不高,沦为村民眼里的“摆设”。
娄烦县位于汾河中上游,县域内的汾河水库是山西省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,汾河也被称为山西省“母亲河”。娄烦县部分村庄临汾河而居,生产生活污水直排入河。2020年,政府投资近2000万元建设用于污水排放的主管网,解决农村污水处理的难题。本是一件惠民的好事,却变成了摆设。一位村民说,进村的排污主管道已铺设完毕,但没有连接入户,对自己来讲没什么用。
“怪象”的根源在于作风不实、形式主义,缺少科学规划,存在严重的“为建而建”思想。在污水排放项目工程施工方案中,就没有涉及入户这一项。村干部说,相关部门只负责铺设主管网,至于是否连接到户、让排污管网发挥实际效用,都没考虑。其实,从主管网到入户管道只需要1米左右,就是这“最后一米”让民生工程成了村民眼中的“鸡肋”。
民生工程成摆设,看似工作方法问题,实则是一些党员干部政绩观错位,责任心缺失,宗旨意识淡化,说到底是缺少为民情怀。如果心里始终装着人民,工作为了人民,时时处处设身处地考虑老百姓的利益,就不会出现“最后一米”的梗阻。始终心怀人民,当好人民的勤务员,这不是一个口号,需要体现在行动上,体现在具体为老百姓做事、为老百姓跑事上。勤务员,不仅要勤跑腿为群众办实事,也要勤动脑,创造性为老百姓解难事。
让民生工程惠民生、暖民心,考验基层治理水平和党员干部能力。这就要求党员干部站稳人民立场,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,始终与群众想在一起、干在一起,有难同当,有盐同咸,无盐同淡;在工作方法上,要带着感情,俯下身子,放下架子,深入一线,提高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能力,善于问计于民,诚心听取民意,确保每一项决策、每一项工作都能精准落地、科学实施,真正达到让组织放心、让群众满意。(孙现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