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农,天下之本,务莫大焉”出自西汉司马迁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,意即农业是国家的根本、是最大的事情。
中华文明以农而立其根基,因农而成其久远。“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,四者不失时,故五谷不绝。”农业之于国,为大计,之于民,为生计。早在先秦时期的典籍中就蕴含着丰富的重农思想,如《诗经·七月》逐月叙述了农人一年的劳动与生活,从年初的修理农具、下田耕种开始,一直写到年终的祭祀宴饮,充分说明了西周时期人们便已有了“农时”概念,遵循自然规律与节奏进行农业生产活动。《管子》认为,五谷是“万物之主”,是“民之司命”,人离开五谷不能生存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积粟是“王之本事也,人主之大务。”粮食生产不仅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、国家财富的源泉、稳定发展的重要物质支撑,而且是提高人们文明程度的物质基础,即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”。
在农耕文明的演进历程中,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及其技术经验的总结和推广,先后出现了诸多关于农业的书籍,其中以《氾胜之书》《齐民要术》《农书》《农政全书》等最为著名,被称为“古代四大农书”。《齐民要术》为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作,“齐民”指平民百姓,“要术”指谋生方法,这本书的撰写寄托了作者以农业改善民生的愿望。写作中,贾思勰“采捃经传,爰及歌谣,询之老成,验之行事”,在学习与实践中掌握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。书中,他对生产工具、天时地宜、土壤性质、耕田、施肥、选种、育种、种植五谷、耕作制度、防旱保墒等都做了详细的介绍,对后世农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。
农为邦本,本固邦宁。纵览历朝历代,农业兴旺、农民安定,则国家统一、社会稳定;农业凋敝、农民不稳,则国家分裂、社会动荡。因此,重视农业生产,处理好国家、农民与耕地的关系,历来都是治国安邦的一项重要工作。从“民之大事在农”到“富民者,以农桑为本”,从“务农重本,国之大纲”到“夫谷帛实天下之命”,历史变迁、社会发展,重农的思想始终延续。然而,在历史的个别时段,战争、天灾、动荡、赋税、饥饿……成为农民之苦,以至于诗人发出“四海无闲田,农夫犹饿死”“遍身罗绮者,不是养蚕人”的悲怆质问。旧的社会制度土壤里,无论怎样“重农”,只要农民改变不了自己的阶级属性,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被剥削、被压迫的命运。
只有中国共产党,自成立之日起,就和最广大的劳苦大众站在了一起;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中国农民才真正成为历史的书写者、成为奋斗目标的本身。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,一面写有“农为党本”的红旗鲜艳夺目。当代人习惯从左往右阅读,往往将这句话读成“本党为农”。而无论是正读还是反读,都是同一个意思,标注出中国共产党人和农民之间最本质的关系。
百年来,从“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”到“农村包围城市”,从“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”到“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”,从“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”到“小康不小康,关键看老乡”“民族要复兴,乡村必振兴”……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、建设、改革事业同农业、农村、农民问题相结合,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“三农”发展之路。“谁赢得了农民,谁就会赢得中国。谁解决了土地问题,谁就会赢得农民。”这是对中国历史最深刻的洞察,对中国命运最精准的把握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,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,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,亿万农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。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、发生历史性变革,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“三农”向好,全局主动。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,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,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,稳住农业基本盘、做好“三农”工作,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全面小康、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,也是对世界的贡献。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,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”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,坚定“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、不能忘记农民、不能淡漠农村”的认识,厚植“让乡亲们过好光景”的情怀,发扬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精神,踔厉奋发、笃行不怠,真正把好事办好、实事办实,我们一定能不断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。(田心)